“轨道交通发展应注重数字化、绿色化和智能化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田红旗表示,在数字轨道交通的发展过程中,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、智能技术和绿色技术,以实现能源利用高效化、运输环境友好化、服务智能化和运营安全化的目标。
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阳升自信地表示,“过去十年,我们坚持‘交通强国、铁路先行’,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,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,为14亿人口大国的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
“中国铁路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,铁路装备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,铁路能耗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降低,数字技术与铁路业务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提升,智能铁路成套技术体系、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初步构建,正跨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。”中国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表示。
“数字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发展”边会现场。中国经济网姜智文/摄
9月25日,由中国国家铁路局主办、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(2023)——“数字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发展”边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。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交流,为推动铁路低碳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发展,助力世界铁路可持续发展,建设繁荣美好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,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。“过去十年,我们坚持‘交通强国、铁路先行’,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,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,为14亿人口大国的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阳升自信地表示。
数据显示,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9.8万公里,增长到2022年的15.5万公里;其中高铁从0.9万公里增长到4.2万公里,电化率从52.3%提高到73.8%,基本建成了布局合理、覆盖广泛、层次分明、配置高效、国际联通的铁路网络,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工程建设、装备制造、运营管理技术体系,大幅提升了铁路运输供给能力、服务品质和安全水平,为世界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了“中国方案”。
“中国铁路秉持‘与世界相交、与时代相通’理念,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,深化与各国在铁路领域的合作,较好发挥了联通世界、沟通文明、引领发展、促进和平的重要作用。”费东斌说。
“铁路运输被认为是最环保的运输方式之一,但许多国家和世界各地的众多企业不可能完全过渡到铁路货运。”铁路合作组织委员会主席